(台南4日综合电)台湾台南市左镇区有个偏僻聚落叫“摔死猴”,目前已无任何指引标志,只剩小黄巴士站牌,照片上传面子书,引发网友热议,甚至歪楼联想到政治意涵。
老一辈口述,这个特殊地名源于清同治时期,距今超过150年,当初取自先民辛苦拓垦时,防治严重“猴害”所采行的作为。
左镇区长余基吉说,摔死猴的起源有2种说法,其一为平埔族语的直接译音,但意义为何,无法得知。另外则是早期当地野猴泛滥,农作严重折损,民众砍除所有的爬藤类植物,让山林里的猴子难以再抓着枝条摆荡、跳跃侵入,甚至会不慎掉落断崖丧命,因而得名。

摔死猴在区道南168-2线上,属左镇里,在通往澄山的中继点,余基吉指出,聚落位处坡地,路旁就是断崖,农民砍除爬藤类植物防治野生动物侵害的说法,确有可能。
台南县市合并之前,居民曾认为名字不好听,提议改为“长兴”,而且聚落内外已经没有任何指引地标,但老一辈仍习惯旧称,因此,市府深入推动服务偏区的小黄巴士路线,就以摔死猴来设站。
余基吉提到,其实与左镇交界的山上区平阳里内,也有聚落叫“卓猴”,台语发音为“除猴”,同样是当地野猴泛滥,居民垦殖前担心遭受猴害,耕种前必须想方设法来先驱赶,因而取名。
文:《自由时报》
图:互联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