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刘美娇
当1992年我国政府全面开放让人民自由访华的那一年,麻坡华团元老拿督黄国华,就迫不及待购买了机票,带着母亲和太太飞往中国泉州南安寻根。
首次回到父亲家乡,他找到堂兄弟家人,看着他们住在破旧的房子,很是怜惜。
除了每年返乡探亲,每月给至亲寄一些钱辅助生活,作为长辈的黄国华,也鼓励毕业于大学,当年在一间高中教学,却仅获月薪约100令吉(300余人民币)的侄子黄金发从商,并充当介绍人,把小辈带入麻坡人在南安设立的家具厂工作。

“侄儿当上该厂的市场经理,薪资直涨5倍,侄儿媳也成为工厂的人事部经理,中国亲人家境大有改善。”
更令黄国华感到骄傲的是,侄儿数年后自己设厂,生意成功,更成为深圳市兼广东县家具公会副主席。
曾执教鞭并离开杏坛的黄国华说,当时中国的经济开始起飞,是一个从商赚钱的好时机,对侄儿大胆改行,闯出一片天,感到无比庆慰和自豪。
“当时也在想,与其每月寄钱回乡,不如提拔侄儿,自立起来。”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membershipFn.push(function(privilege) { if (!privilege.includes(\"premium_ads_flow\")) { let 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subscibe-text-promo-in-article\'); element.classList.remove(\'d-none\'); element.classList.add(\'d-flex\'); } });
黄国华这20多年来,每年不间断过回乡,且经年纪增长和角色转变,每次回乡的目的不一样,有时候探亲、有时候到泉州投资开设的口罩厂巡视业务,有时则以麻坡社团领导身分带乡亲回乡寻根及进行商业访问。
黄国华更以麻坡漳泉公会长身分,加上过去频访漳州泉州所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于近8年积极推动中国寻根之旅的冬令营,带着一份对中国的爱,紧紧维护彼此的情谊。
惊叹中国变化太大
最初是怜惜,后来是惊叹!
黄国华首次访乡,对中国的印象是人民生活贫穷,这也促使他在与中国亲人相认后,定期汇钱给他们。
他说,当年的中国,确实卫生情况很糟糕,女人都须开伞如厕。
短短数年的时间,中国经济一飞冲天,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黄国华回想1993年首次带麻坡南安会馆会员返乡见证南安县政府撤县建市的典礼及寻根后,在从南安飞往杭州时,众团员曾乘搭旧式罗盘设计的内陆飞机,唯因人数太多达88人,而被迫分成两批。

他提到,当年从吉隆坡抵达简陋的厦门机场,须乘坐4小时的碎石路车程才到家乡。
“以往泉州黎明大学的教授是骑脚车及摩哆上班,近年重访该校,教授是驾着最新款名贵豪车来接送。”
他说,事隔多年后,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大,怎不叫人惊叹!
中国人容忍拼博值得学习
黄国华认为,中国人的容忍文化及愿意拼博的精神,是最值得我们学习。
他说,冬令营可以让我们的华裔子弟到中国亲自并深入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及与当地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更重要是认祖归根。
他指出,中国的崛起,也促使现今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且有许多毕业生在当地拥有好发展的例子。
经常与中国漳州和泉州市政府联系的黄国华,最常听到中国人对大马人的赞许是:勤力、精通多种语言及特别活泼。
黄国华说,马中两国的友好关系会延续下去,尤其在经济贸易上更是会加强紧密互惠合作,相信这份情谊会会越来越深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