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7日综合电)血糖稳不稳定与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台湾胸腔暨重症专科医生黄轩引述国外研究表示,早餐9点钟后才吃,罹患糖尿病激增59%;此外,每天进食5次以上亦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黄轩在面子书粉专“黄轩医师 Dr. Ooi Hean”发文指出,一项刊登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在上午8点之前吃早餐的人,上午9点之后才吃早餐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59%。这项研究强调了早餐时间的重要性,呼吁民众“早餐早点吃”。
黄轩也提到,另一项刊登在《循环期刊》(Circulation)的研究显示,全天小量多餐的用餐模式可能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降低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更频繁的用餐可以减少饥饿感,进而控制食量,并维持血糖的稳定。但提醒大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大吃零食,而是要选择健康的食物,如水果、坚果和乳制品等。

至于夜间禁食对糖尿病的影响,黄轩则表示,目前的风险与影响的证据还不太明确,但一些研究显示,夜间禁食有潜在的好处,如夜间较长时间的禁食(12小时以上)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黄轩提醒,上述这些研究只是显示了某些关联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因果关系。所以建议大家,应考虑个人的饮食需求和健康状况,并适当调整饮食习惯,若担心罹患糖尿病,最佳办法还是谘询医疗专业人员,也以个人化饮食计划,以实现最佳的预防和管理。

文:台湾自由时报
图:黄轩医师 Dr. Ooi Hean面子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