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23日综合电)韩国研究人员使用与其他培养肉制品类似制作方法,以米作为培养牛肉和脂肪细胞的支架,从而产生可食用的“大米-牛肉”组合。使用米作为支架的好处是为米添加营养,目前“牛肉-米”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于标准米,未来或有助解决粮食危机。
相关研究2月14日发表在《物质》期刊,该计划背后的韩国研究人员团队希望这种“肉米”组合体,能够用作粮食不安全地区的补充食品或为军队提供食物,并减少饲养牛肉对环境的影响。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普尔曼分校生物技术学家奥特利说:“找替代蛋白质来源或提高传统畜牧生产效率至关重要,这可能是人类未来面临的最重要事情之一。”

近年来,这种需求刺激了从成熟的鲑鱼片到类似碎牛肉的产品等各种培养肉项目。截至去年,只有美国和新加坡批准销售实验室培养肉。
论文共同作者、美国麻州总医院化学工程师朴素贤表示,研究小组试图直接在一粒米的多孔缝隙中培养牛肉细胞,但细胞不能很好与米融合。相反,他们发现,用鱼明胶和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微生物转麸胺酸醯胺基酶” 包裹大米,可以改善细胞附着和生长。
研究团队将鱼明胶与添加剂混合物“安装”在未煮熟的米上,并在大米上“播种”牛只肌肉和脂肪细胞。然后,细胞在生长培养基中放置约1周。培养期结束后,研究人员平常煮饭一样,清洗并蒸熟“肉米”。
一份100克的“肉米”有0.01克脂肪和0.31克蛋白质,分别增加了7%和9%。根据这项研究,这基本上相当于吃100克米饭和1克牛腩。美国塔夫茨大学分子生物学家袁强生表示,这是因为牛肉细胞含量低,可能只在米上形成了一层薄膜,未来可以透过增加米上的牛肉细胞数量来提高营养成分。
文、图:《物质》期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