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17日综合电)日本熊本县出土白垩纪暴龙科恐龙颚骨。日本境内此前曾发现暴龙科恐龙的牙齿,但发现该科恐龙骨骼则为国内首次。
熊本县天草市立御所浦白垩纪资料馆与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15日发布消息称,在熊本县苓北町白垩纪晚期地层中发现的化石为暴龙科恐龙的下颚骨。
恐龙博物馆研究团队表示,恐龙全长推测约为8公尺,很有可能是新品种的恐龙;若属实,暴龙科在亚洲的分布范围以及白垩纪晚期肉食恐龙分类的研究有望加速。

有关化石是于2014年10月出土,发现时骨骼包含在石块之中,团队使用CT设备调查后,判定该化石即为是下颚骨中用于支撑牙齿的部位,普遍称为“齿骨”。
左齿骨长约14公分,右齿骨长约17公分,高度均为约8公分。这也是日本国内发现最大的肉食恐龙颚骨。研究团队从齿骨较高、牙齿截面为椭圆状等特征,判定为暴龙科的化石。此外,团队还观察到正在换牙的牙齿。
天草市立御所浦白垩纪资料馆将于3月20日改名为“御所浦恐龙之岛博物馆”后重新开放,展示此次发现的化石实物。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则将展示复制品。
文:综合
图:互联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