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15日讯)80年纸扎手艺传3代,孙子携妻守祖艺,立体天公屋广受欢迎!
顺宝贸易有限公司在巴生立足70年,这门传统纸扎生意已传3代人,而创办人林德根和沈赛凤的孙子林宝安已继承祖父母的纸扎技艺,和太太杨丽环已经营纸扎生意超过10年。
林宝安和杨丽环告诉《中国报》,如今的纸扎生意不容易经营,但林宝安因自小接触,加上对手艺有着深厚的兴趣,长大后就自然地继承了祖父母的技艺。
(温志杰拍摄)
“现在这生意不容易,但我们必须坚持,一是因为我们对它独有的情感,而是不希望这个传统技艺失传。”
杨丽环说,目前时代已不同,大家对于天公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有的顾客要求创新款式;有的顾客则是坚持要传统款式,但无论是创新或传统款式,这都意味着我们的文化正在传承中。
她坦承,祖父那一代的天公屋非常讲究手艺、功夫,因为当时天公屋要用竹制作架构,再捆绑,每个过程、细节、技术都非常讲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制作天公屋可能会更容易些,有很多材料都有现货,包括原本用天公屋的支架。”
她补充,纵然材料都已现代化、先进化,但也要确保天公屋足够稳,在焚烧时的火也要烧得足够旺,因为拜天公时烧的天公屋,人们是求火势越旺越好。

杨丽环:灵感创作 独一无二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membershipFn.push(function(privilege) { if (!privilege.includes(\"premium_ads_flow\")) { let 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subscibe-text-promo-in-article\'); element.classList.remove(\'d-none\'); element.classList.add(\'d-flex\'); } });
新潮又不失传统的天公屋,每个都是诞自杨丽环的灵感,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杨丽环说,天公屋的重点在于玉皇大帝和龙,如何让人看到天公屋的玉皇大帝,就有一种很庄严的感觉非常重要。
“接下来,龙凤、八仙都寓意吉祥,而这些如何摆放,就是源自我一层一层的灵感,所以我制作的天公屋都是独一无二的,重复性的几率不高。”
她说,正因为每个天公屋都是其灵感创作,所以每年的创作也会让人有惊喜的感觉,包括在天公屋放上立体龙香,增加天公屋的立体观感,而这款乍看下更立体的天公屋,也受到很多人多的欢迎和推崇。
坚持传统 手工制作
“天公屋就是要手工制作,如果不是出自手工的就不是天公屋了。”
询及坚持手工制作天公屋,杨丽环强调,这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因为她始终认为,天公屋一定要手工制作,不是手工制作的就不是天公屋了。
她说,手工制作的天公屋非常重要,出自不同人的手,天公屋也有不一样的呈献,可说天公屋也可以做到非常出彩的效果。
她坦承,平时也会欣赏其他人制作的天公屋,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其灵感来源之一,而且好的部分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拜天公传承 逐渐年轻化
杨丽环坦承,巴生福建人多,所以拜天公的文化一直都在传承,如今的年轻人也非常懂得如何正确拜天公。
“当新冠肺炎来袭,我国进入管制令期间,我们和很多行业一样觉得前途茫茫,但后来我们发现,无论怎么样,拜天公对很多巴生人来说,都是大事。”
她坦承,除了老人家,如今也有许多年轻人在拜天公,因为其顾客群中,年轻人占了70%;老人家则占了30%,换言之,拜天公的文化一直都在传承,甚至逐渐年轻化。
至于顾客的倾向,她则说,天公屋也是各花入各眼,有人会喜欢现代化的天公屋;有人则会根据长辈购买的传统的天公屋。
1天制好1座天公屋
只要专心做,1天可制好1座天公屋。
杨丽环说,如果她可以专心制作,一个天公屋只要耗时一天就可以做好,毕竟需要构思天公屋的设计、效果等。
她说,纵然拜天公是农历正月初九的事,但巴生人非常重视,如今其天公屋已“爆单”了,大家都要确保初九当天万无一失。
“除了天公屋,寓意‘旺来’的黄梨,也是大家拜天公所不能少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