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日综合电)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新一代的中国人,如何看这个节日,他们又会在春节做什么呢?
《中国青年报》报导,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中国1333名青年进行调查显示,94.1%受访青年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76.7%的受访青年注重过年的“仪式感”,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是受访青年认为过年“仪式感”最重要的体现。

“我觉得过年时要跟父母一块儿过,尤其是除夕那天一定要回家。”今年30岁的锃亮是土生土长北京人,每年除夕到正月初五,他都会与家人共同度过,包括陪长辈走访亲戚。
调查显示,59.3%的受访青年今年过年会回老家与大家庭团聚,19.9%的受访青年会和自己的小家庭或朋友一起外出旅游,10.6%的受访青年会和自己的小家庭一起过年,9.7%的受访青年会在工作地一个人或者与朋友一起过年。
来自湖北黄冈的00后大学生宴文峰比较注重过年的“仪式感”,每年临近春节时,她都会买当年属相的窗花布置家里,也会买一身新衣服,“每年过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换一身新衣服,开启新的生活”。
数据显示,76.7%的受访青年注重过年的“仪式感”。交叉分析显示,受访男性注重过年“仪式感”的比例(77.5%)略高于女性(76.1%)。90后受访者注重过年“仪式感”的比例最高,为79.2%。
具体来说,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是受访青年认为过年“仪式感”最重要的体现,获选率为69.2%,63.8%的受访青年认为贴春联、年画能让过年更有“仪式感”。此外,受访青年觉得过年的“仪式感”还体现在:拜访亲友(49.7%)、拍全家福(47.9%)、大扫除、布置家里(47.3%)、买新衣、换新发型(45.6%)以及挂灯笼、放鞭炮营造节日氛围(40.9%)等。
调查显示,94.1%的受访青年仍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具体到过年前,49.0%的受访青年表示“二十四扫房子”是必不可少的活动,40.4%的受访青年还坚持除夕包饺子的传统。39.8%的受访青年表示“蒸馒头,杀猪割年肉”是过年重要的准备工作。其他还有:宰鸡赶大集(37.7%)、祭祖上大供(33.5%)、磨豆腐(33.3%)、祭灶(31.4%)和宰鸭、打糕蒸馍贴窗花(30.3%)等。
受访青年中,男性占46.1%,女性占53.9%。00后占21.2%,95后占21.3%,90后占35.0%,85后占13.3%,80后占9.2%。来自华东地区的占22.4%,华北地区的占19.3%,华南地区的占17.8%,东北地区的占13.9%,西北地方的占9.9%,西南地区的占8.8%,华中地区的占7.9%。
文:香港星岛日报
图:示意图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