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日综合电)春节是上海小商品市场的重要销售档期,据业者分析,除夕前20天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不少经营者都在和时间赛跑,盼能赚个红包好过年。然而,今年的销售情形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准。
位在中国上海城隍庙附近的福佑门小商品市场,圣诞节档期刚结束,店面装饰马上换新,每一家店面都摆满了各种与农历新年有关的商品,整个市场显得喜气洋洋,充满过年气氛。

据第一财经引述福佑门小商品市场开店的业者观察,约在今年1月10日以后,购买年节商品的消费者人数持续攀升,按照过往的经验,约在除夕前20天左右的时间,生意最好,“大家都在和时间赛跑”。
在市场内开业的钱姓业者提到,新年的装饰品需要提前两个月联系工厂备货生产,才能保证赶得上农历新年。来店的散客会挑选能够布置家里的春联和小型挂饰,企业和大型旅馆则倾向于购买大型摆件。
他说,小市场的生意主要以批发为主,薄利多销,“一个人买两三百块钱的东西,利润几十块还不到,主要还是数量。”

报导提到,2020年的疫情让小商品市场的商户们措手不及,当年农历新年间,报废数万元商品的人不在少数。2024年是中国完全摆脱疫情影响的第一个新年,加上又是龙年,因此不少市场内的商家都期待消费力复苏,“龙年是大年,上一次龙年生意就很火爆,今年也不会差。”
复苏脚步也反映在市场的租金,疫情前,偏市场内部的店面,一年租金约10万元人民币(约6万6975令吉)到20万元(约13万3950令吉),靠近街边的黄金店面年租金可高达48万(约32万1482令吉)。
受疫情影响,过去两年租金确实有所下降,一些高价店面甚至降了20多万。今年开始,租金开始上调,一些店面的租金较去年上涨15%到20%,但仍不及全盛时期。
业者坦言,即便市场在复苏,想回到疫情之前2019年的行情仍需要更多的耐心,起码需要等待3到4年。
文/图:中央社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