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4日讯)跟已故华裔外公,以及华裔邻居学习制作华人糕点,一名华巫混血年轻女子,从数年前开始在实体店及社交媒体,售卖华人传统年糕,在新年期间,甚至还卖到新加坡。
在柏达镇售卖年糕和月饼的诺法拉(34岁)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说,她的母亲是华裔,她所制造的华人糕点,都是根据其家庭传统食谱,所制作的清真糕点。
她说,在6年前开始创业前,她向已故华裔外公,以及一名华裔邻居学习,并使用原始配方制作年糕。
“我全年都有售卖年糕,但在农历新年期间的需求量很大,制作约3500至4500粒年糕。我不仅在实体店买卖,也在社交媒体上出售。”

“我的年糕可以邮寄到全国各地,甚至新加坡。我的年糕,可以完好无损地送到买家手中,在没有放进冰箱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保存长达一周。”
她也讲述了年糕的制作过程,她说,华人传统糕点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不能有丝毫疏忽,否则做出来的年糕是水状的,不会“发“。
她说,为了制作出优质的年糕,她采用的都是天然原料,特别是以香蕉叶作为年糕的包装纸,以增添年糕的香气。
“这个过程首先是将米磨成面糊,我的食谱特别之处在于,有我自己制作的花生油混合物,它会让年糕更美味,更有光泽。”
“接下来,我们使用瓦斯炉,从早上8时至午夜12时蒸16个小时。我们每天只能制作约200个年糕。”
她说,年糕制作过程需要7天时间,因为必须确保年糕完全干燥,否则会滋生细菌,而且制作过程也必须细致和干净。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membershipFn.push(function(privilege) { if (!privilege.includes(\"premium_ads_flow\")) { let 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subscibe-text-promo-in-article\'); element.classList.remove(\'d-none\'); element.classList.add(\'d-flex\'); } });
了解制糕点禁忌
诺法拉说,在学习制作传统年糕的过程中,她不仅得到了指导和食谱,还了解到一些禁忌,她认为,这是制作食物的一种纪律。
“比如制作糕点时不要说话,实际上是教会我们要集中注意力。”
她认为,应该透过深入了解其它族群的食物,来了解马来西亚种族和文化多样性,也可以透过食物,间接地促进各族团结。
“我学习和制作年糕的主要目的,是要向其他族群分享华裔吃年糕的喜悦,可能有马来人想要吃年糕,但对清真而有所迟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