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日综合电)去年全年来自中国的入境旅客达到136万人次,数量在所有国际旅客中位列第二。不过,中国旅客为新加坡带来的旅游收益则排第一。
根据新加坡旅游局周四公布的2023年旅游数据,除观光、娱乐和博彩业收益,中国旅客在去年的首9个月,为新加坡带来的旅游收益达到23亿2700万元新币(约82亿3903万令吉),这个数目虽然只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72.2%,但在所有市场中仍居第一位。

印尼旅客为新加坡带来的旅游收益排在第二,紧接着是澳洲、印度和美国。马来西亚旅客为新加坡创造的旅游收益为6亿6600万元新币(约23亿5807万令吉),排在第六。
新加坡旅游局国际司助理局长柯淑丹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入境人次和旅游收益,同航班复航及政策开放速度有关。在去年2月中国边境开放后,旅游需求稳步回升,因此重新回到疫情前的状态,成为新加坡贡献最大的旅游收益来源市场。
柯淑丹说:“中国是新加坡重要的旅客市场。令我们振奋的是,新加坡仍然是中国旅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中国市场的旅游收益表现强劲,主要得益于旅客在新加坡期间时尚相关的购物、住宿,以及餐饮消费的持续增长。”

从旅游收益构成来看,中国旅客在购物、住宿、餐饮及其他4个方面的消费分布较为平均,分别占26%、24%、22%和28%。
柯淑丹说,中国旅客有年轻化的趋势,有很多90后、95后的年轻人前来打卡、探索新加坡的美食和独特体验。圣淘沙将举办的亚洲首个哈利波特禁林体验,以及今年本地将举办的多场演唱会,预计也会吸引不少年轻旅客前来。旅行团规模方面,相较于以往的大团,如今更多的是亲子游和小规模的定制游。
飞碟旅行市场总监郑玲娜受访时也说,相较于疫情前,中青年和学生团体的入境人数有明显增加。此外,旅客对餐饮和住宿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郑玲娜透露,在宣布免签后,公司接到的询问量增加了两至三倍,预计今年接待人数将比去年同期增长至少50%。
她说,由于没有了签证的束缚,自由行旅客将显著增加。“他们可以随时安排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快预订机票和酒店,且在很短时间内出发。因此,旅客对碎片化产品的需求也会激增,例如单独包车、购买门票、预订酒店和一日游等。”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文:新加坡联合早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