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日综合电)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遭强制清盘,恒大广州总部大部分员工反应平淡,前员工则说,拖到现在才处置,以为还有机会看看不能抢救,突然宣布清盘,感觉应该是放弃治疗了。

中国每日经济新闻周二报导,中国恒大的清盘令构成的影响不仅对债权人、股东、购屋者,当然也包括员工。
一般而言,在香港清盘的公司债项偿付顺序以员工工资等权益支出优先,依序是有资产担保的债权人、清盘的开支(包括清盘人的薪酬)、无担保债权人等。
目前广州恒大总部还能发薪给员工,但入帐时间不一定准时,薪资比例也不会打折太多,不过近2年恒大的员工人数已锐减。
估计恒大2022年共流失5万8077名雇员,总流失率为36%;2021年共流失10万2340名雇员,总流失率为46%,2年合计流失超16万名员工。
截至2023年上半年,剔除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后,中国恒大还有员工约2万4652人,大部分对“清盘”的消息反应平淡。
不过一位曾在恒大工作5年的前员工则说,去年底刚收到恒大延期交付的建案,虽然交付效果一言难尽,但他只能安慰自己能交就不错了。
这位前员工指出,清盘前他对恒大也还抱有期望,“以为拖到现在才处置,是想看看还能不能抢救”,突然宣布清盘,感觉应该是放弃治疗了。
这位前员工还说,只是心疼还没收房的业主和理财客户,“我家里人也买了不少的恒大理财产品,一直不敢问他们收回了多少钱”。
另个前员工徐迪(化名)表示:“很多员工即便离职了,也仍然有不少理财产品没有兑现。无论如何,还是希望恒大能兑现2年前对所有投资者、业主、供应商的承诺。”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他说,亲戚还买了恒大的房子,好在交付了,只是当时那个专案卖车位的策略是先付全款,8年后退,这个钱怕是要不回来了。
眼看老东家被清盘,徐迪感叹:“最大的感悟用一句常用的话来描述就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许老板和恒大曾经无比辉煌,这一切关于权力和财富的落幕也许值得整个行业来一起反思。”
恒大创办人许家印2009年11月5日上午9时30分端着香槟杯,站在香港交易所2楼大厅,中国恒大从此正式在香港上市。
当天恒大股价以每股港币4.7元(约3.13令吉)收盘,高出招股价34.3%,市值超过700亿元,成为在港上市的最大中国民营房企。
2016年5月,恒大把上市公司的名称由原来的“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中国恒大集团”,企业版图拓展至金融、网路、文化旅游、健康、农牧等领域。
2017年,中国恒大公布数据“亮眼”财报,总资产1.7618兆人民币(约1.173兆令吉),年增30.4%,居业界第一;毛利1123亿元人民币,年增88.9%;核心净利405亿人民币。
当年公布的“胡润百富榜”,59岁的许家印以2900亿人民币的身家,首次成为中国首富,并于2018年宣布,到2020年底,恒大要实现总资产3兆人民币,年销售规模8000亿人民币,年利税1500亿人民币的目标。

但2021年,中国恒大浮现资金流动性问题,许家印获得朋友圈共17家投资者驰援,其中包括连浩民旗下的佳盛环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盛环球),而佳盛环球如今却是中国恒大的清盘呈请人。
2022年3月22日,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及恒大汽车三家恒大系上市公司宣布将延期发布2021年年报,由此开启长达500余天的停牌(股票暂停交易)。
延后揭露的财报,也让中国恒大这2年的经营数据暴露在大众眼前。2021年和2022年,中国恒大净亏损达8120亿元人民币。
2023年上半年,中国恒大实现收入1281.8亿人民币,毛利98亿元人民币,期内经营性亏损173.8亿人民币,非经营性亏损(包括诉讼、土地收回、股权处置及资产评估减值等其他亏损)150.3亿人民币。
外加所得税开支68亿4000万元人民币,净亏损合计392亿5000万元人民币,估计总负债高达2兆3882亿元人民币,总资产为1兆7439亿元人民币。
而香港高等法院在清盘判决书正是引用上述数据,佐证中国恒大已严重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债务已是不争事实,于是周一颁布强制清盘令。
文 :综合报导
图 :美联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