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31日综合电)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公布福岛第一核电厂内核污水2023年8月开始排海后的首份验证报告,指出排海核污水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据报导,营运福岛第一核电厂的东京电力公司(简称东电)2023年8月24日开始排放核污水入海后,IAEA同年10月首度在排海后派遣调查团调查日方是否遵循国际安全标准进行排放。
调查团成员由IAEA职员、英法等11国专家组成,专家成员里也包含反对排海的中国。他们除赴日本实地视察福岛第一核电厂内核污水设备,也与经济产业部与原子力规制委员会等单位交换意见。

IAEA于30日公布的调查团验证报告,认为用于监控排海作业的基础设施齐全。IAEA之后将持续定期验证,下一次验证预计在2024年春天。
富士新闻网报导,报告书除指出“核污水”的排放设备、运用等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外,也指出经大量海水稀释过再排放的“核污水”几乎未检测出辐射物质,至于排入海中后则难以进一步详细调查“核污水”,但之后将持续审查作业安全性。
日本电视台报导,日本外务部对此发布声明回应“IAEA独立的评价相当重要,日本政府将继续努力争取国际社会对处理水的更多理解”。
东电计划在日本2023年度内(2024年3月底前)分4次排放共3万1200吨“核污水”。前3波排海作业已在2023年结束,第4波预计今年2月底开始排放;2024年度预计分7次排放5万4600吨“核污水”。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在2011年311大地震遭受海啸侵袭后发生核子事故,持续注水冷却反应炉内熔融核燃料棒时产生的污染水等,经送“ALPS多核种除去设备”将 63种放射性核种的62种放射性核种去除后,称之为“核处理水”。ALPS多核种除去设备唯一不能去除的放射性核种是氚(H-3)。
文:综合报导
图:互联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