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日综合电)全球被诊断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的成年人数量从2003年的4.4%跃升至2020年的6.3%,罪魁祸首竟是智能手机?
研究发现,由于智能手机不断分散注意力,人们被迫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导致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每天使用手机达2小时者,罹患ADHD的风险将增加10%。
《每日邮报》报导,医学界一直想厘清ADHD成人患者数持续上升,是否只是因筛检技术进步或环境因素。根据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研究,ADHD历来被定义为可透过药物和治疗来控制的“遗传性疾病”,但研究人员发现,晚年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可能会使ADHD成为后天性疾病。
研究指出,社交媒体不断资讯轰炸,导致用户经常在工作时抽空查看手机,由于大脑无法专注于一项任务,综合的干扰将导致成年人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
例如,如果一个人经常用手机查看社交媒体,可能会在工作时经常查看手机,看看是否有人评论或喜欢自己的贴文,这将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可能发展为ADHD。
根据这项研究,有证据表明,科技会影响大脑功能和行为,产生一系列ADHD症状,包括情绪和社交智力受损、社交孤立、大脑发育受损和睡眠中断。
2018年的一项研究,也分析ADHD与媒体使用间的关联。2500名自称不常使用数码媒体的高中生中,在使用智能手机2年后,有4.6%出现ADHD症状。

文:《每日邮报》
图:互联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