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9日综合电)当前行动支付在中国日益普及,不过年轻人却热衷于重拾现金消费,并说这样花钱有痛感才能真正省钱并存钱。
中国科技媒体36氪旗下的年轻态公众号“后浪研究所”周日报导,今年26岁的贝果是公家机关文职员工,月薪1万元人民币(约6592令吉),她在上海因无需缴房租,这个薪资对她而言算是绰绰有余。
即因如此,贝果甚少留意银行存款余额,想买就买,直到有回网络购物被告知账户余额不足,才开始留意流传于网络的“现金攒钱法”,因为推荐的部落客文章说,不仅能确保日常开销,还能积攒有余。

于是从去年10月开始,贝果每天出门都带着钱包,如今上街购物结帐,当店员注视并持感应枪准备要扫手机条码,她则是不疾不徐掏现金。
对于贝果而言,比起直观数字的变化,钞票给出去钱包就变薄的触感,使得她消费更理性,每个月下来,最少能存数千。
虽然现金消费在中国被大家鄙夷且抛弃,但是30岁两个孩子的妈妈露西坦诚,因投资养殖业失利背债200多万元,于是开始养成现金消费并攒钱的方法度日。
她说,身上带100元出门就只能花100元,因此限制没必要的开销,并戒掉报复性消费的习惯。
28岁的木木自从重拾现金消费,即关闭所有免密的App支付,因为“微信里有钱的话,我真的会忍不住花掉”。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