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5日讯)后港3道的马路有大坑洞,有公众网上贴文称,其友人骑摩哆路过时摔倒。
《新明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坑洞直径约40公分,深六七公分,多辆巴士和轿车驶过导致车轮入坑洞,发出轰隆巨响。
这个出现坑洞的路段位于后港3道,靠近德福巷(defu lane)一带。

日前一位署名夫山姆的民众,在面子书群组“Complaint Singapore”发贴文,称他的一位友人骑摩哆经过该处时,不慎发生意外。
他在贴文中指出,该处入夜后就会变得昏暗,加上坑洞很大,希望当局能尽快采取行动。
夫山姆(34岁,货仓职员)随后受访时称,受伤的友人纳苏尔(34岁,送餐员)是于本周一(22日)晚上约10时放工准备返回后港住家时发生意外。
“当我得知他是因为撞入坑洞后摔倒,马上联系他,他当时声称自己的情况良好,没有受太严重的伤。”
记者昨天傍晚7时许走访该处时,发现该坑洞依然存在,多辆轿车和巴士在经过时,车轮都会入坑。
据观察,该坑洞直径约40公分,深六七公分,在一小时内就有9辆巴士经过时撞入坑洞,另有10多辆汽车和电单车险些撞入坑洞。
车辆闪避 险象环生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一些车辆和摩哆纷闪避坑洞,突然转换车道,险象环生。
根据观察,该处有3条车道,多辆轿车与巴士在行驶到该处时,为了闪避坑洞,都会选择切换到中间车道。
由于该处的车速较快,车流量也颇大,因此当轿车或巴士切换车道时,都显得非常惊险。再加上巴士车身大,切换车道时或可能增加车祸风险。
雨水淹洞更难察觉
周三一场大雨后,路洞被雨水淹没,导致更难察觉。
午后大雨将路洞掩盖起来,由于旁边还有微小的坑洞,因此若不加以注意,很难觉察到该大洞。
坑洞约在一周前就出现,并逐渐扩大。
记者周四(25日)再度走访该路段,附近的工厂职员刘先生(25岁)说,起初他并没有注意到,但因每次罗厘经过时都会撞入坑洞,除了发出声响,也会看到有水花飞溅出来。
另一名职员达马(32岁)则说,他从一个星期前就看到这个坑洞,起初只是深约3公分,后来则逐渐扩大至六七公分。
陆交局人员修补
3名陆交局人员在周四中午12时抵达现场,并将该坑洞的路段封锁起来后,再用铲子试图将里面的水舀出来。
据观察,由于水不断渗出来,加上开始下雨,导致修补工作困难。
《新明日报》电邮询问陆交局,当局说,即将修复该路上的坑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