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2日综合电)香港轰动一时的“佳宁集团”诈骗案,近日被改编搬上大银幕,身为戏中御用庄家的原型,就是做过16年立法会议员、有“潮州怒汉”之称的詹培忠,他因助佳宁集团借壳上市而成为“金牌庄家”。
詹培忠接受星岛日报专访,一一道出戏中剧情在真实事件中的细节,特别是各界议论纷纷的时任佳宁主席陈松青资金来源。对于时下港股,詹培忠直言是“审慎悲观”,希望本港卖壳重新活跃起来,才能吸引“鱼游过来”。
1980年佳宁集团收购上市公司美汉,成功借壳上市,股价一年间狂飙十多倍,令詹培忠扬名立万,奠定其“金牌庄家”的称号,更成为陈松青的御用庄家。提起往事,他说讲得再好的神话,若不兑现承诺,总有破灭的一天,他说:“大厦永远没可能建立在沙堆之上而不倒!”

曾劝收手
佳宁由成立到被揭交易造假,要停牌清盘,只是用了6年时间,而陈松青最终亦难逃法网。詹培忠指,勿论陈松青的下场,他确是跨时代的“叻人(厉害聪明人)”,尤其是懂得知人善任。
电影中,“陈松青”施展“美人计”成功招揽“詹培忠”效力。现实中,他笑言此绝非事实,“他认识你,第一时间会想你是否值得利用,是否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帮到他,并会先给人好处,总有人会知恩图报为他卖力。”
佳宁神话破灭前夕,詹培忠曾力劝陈松青收手,不好再“死托”股价,希望能最低限度保住公司。
陈松青刻意营造神秘感,外界对其资金来源众说纷纭,戏中更暗示他是“白手套”。据詹培忠了解,陈松青并无金主,而是藉大马裕民财务贷款支持,不断并购以滚雪球形式拓展业务,“他到最后还想买很多很多,例如马锦灿的大生地产,但最后买不成,甚至之前他已经谈好了新世界,如果他当时成功买入新世界,以后的局面或会截然不同。”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后市审慎悲观
恒指跌不停,已回到1997年回归时的水平,香港更被中国网民讥笑为“国际金融中心遗址”。
纵横股坛半世纪、从政十多年的“金牌庄家”詹培忠接受访问时指,遗址论未免太武断及幸灾乐祸,但股市走在经济的前端,反映现时市场对香港前景的担忧,他亦对港股后市审慎悲观,但认为若政府能把握好香港现在唯一好处──市场反应迅速,多做好政策,他说:“桥不怕旧,最紧要受,只要你的政策好,有人支持市场,就会立即变得不同,最忌是斋讲不做。”
访问当日,恒指几乎失守1万5000点,被问到何时见底?他说“有先知,无穷人”,目前难以估底,但相信“世事都有必经阶段,有好与坏,有又出人头地,亦都有落后的时候”,因此无需太悲观,反而撇除外围不可抗因素,香港应作自我检讨。
他指,近年政府以保障投资者为名,加紧金融监管,但水至清则无鱼,并说:“这个世界很多人想做生意,几时都有人想发达,无论多困难都不会介意,只是要有机会,所以一定不可以落洗洁精落水中,毒死所有鱼,就不会再有鱼游过来。”

鼓励“造市”吸金
詹培忠早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壳股生意,2002年他助国美电器成功借壳上市,成为一时佳话。
他认为,香港担当国际金融转让(卖壳)中心,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上市公司经营不善而卖壳,是合理的交易,当然前提是上市公司不能弄虚作假,“好似女人改嫁一样,不合适的话,难道不让人离婚改嫁吗?这样不合理的。”
他指,香港现在唯一好处,就是什么事都可以很快速有反应,因此政府应多做好政策,“欢迎全世界特别是国内的资金走来香港造市,不造市,市场怎会畅旺? 其他方面做了先,说太多都没有用。”
谈到政治,詹培忠做过16年立法会议员,虽已淡出政坛,但他仍然紧贴时事,对于社会大小事,他都知无不言,无所不谈,无负“潮州怒汉”之称。
文:星岛日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