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9日综合电)中国大学生报考公职热度持续增温,带动大学争相开设“公务员微专业”新课程。
微专业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在本科系课程之外“可以选择学习的某个特定专业领域或核心素养的一组核心课程”,并不授予学位。
报导说,由于经济和就业情况,大学生提前瞄准体制内工作,“考公(职)热”带动大学争相开设“公务员微专业”新课程,今年以来已有9所大学增开公务员专业,而目前开设这个新课程的大学总数已增加到至少13所,其中不乏西南大学、湖北大学等名校。

据报导,一些大学在招生简章中直言不讳新专业是为了满足广大毕业生的“考公”需求。
公务员微专业课程设置几乎涵盖“考公”涉及的各方面,包括申论概论,行政职业能力、公务员面试、职业生涯与心理健康等;一些大学还引入校外资源联合培训机构共同培养,力争大幅提升学生“考公”成功机率。
学生回应也颇为热烈、报名踊跃,大赞新专业是“宝藏课程”,免去了动辄在培训机构花费人民币数万元学费的困扰;但也有人质疑,这是对大学精神的矮化,本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大学,不应变为考试培训所。
中国“考公”热潮近年不断增温,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再创新高,首次突破300万,招募职位却仅3.96万个,平均约77人竞争一个名额。
与此同时,失业率持续上升,8月16至24岁城镇劳动力失业率18.8%,再创今年以来新高。
文:台湾 ETtoday新闻云
图:视觉中国 示意图
加入中国报官方Telegram:https://t.me/chinapressonline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