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雪兰莪适耕庄(Sekinchang)
适耕庄是雪州闻名遐迩的生态旅游景点,假期、周末都充满游客人潮,是雪州其中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地区。
如今游客所熟知的适耕庄,包含了适耕庄A、B、C,3个新村、海口渔村、市镇等,而海口渔村(红毛港)则可以说是适耕庄的起源。
2023年,在适耕庄区州议员黄瑞林的统筹下,适耕庄华团联谊会出版《适耕庄百年开埠历史文献特刊》,记载适耕庄百年演变历史。
.prompt-login-wrapper-2 .hide-payment {
display: none !important;
}
.prompt-login-wrapper-2 {
background: rgb(169,169,169);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0deg, rgba(169,169,169,0.9009804605435925) 0%, rgba(169,169,169,0.6992997882746849) 58%, rgba(241,241,241,0.5116247182466737) 90%, rgba(255,255,255,0) 100%);
margin-top: -120px;
border-color: #FF8C00 !important;
border-width: 3px !important;
}
#prompt-login-wrapper-2-container {
background-color: #fff !important;
border-color: #FC117E !important
}
body.darkmode #prompt-login-wrapper-2-container {
background-color: #616161 !important;
}
body.darkmode #prompt-login-wrapper-2-container div {
color: #fff !important;
}
body.locked.memberloggedin .prompt-not-login {
display: none;
}
立即签购 解锁全文
独家报导
减少广告
更佳体验
享14天使用
我已订阅点击
let isDisablePayment1714028907 = null;
(function() {
function isIOS() {
let isIOS = false;
if (typeof webkit !== \'undefined\' && webkit.messageHandlers.myInterface) {
isIOS = true;
}
return isIOS;
}
function isAndroid() {
let isAndroid = false;
if (typeof AppInterface !== \'undefined\') {
isAndroid = true;
}
return isAndroid;
}
function isHuawei() {
let isHuawei = false;
if (typeof AppInterfaceHuawei !== \'undefined\') {
isHuawei = true;
}
return isHuawei;
}
function isWeb() {
return !isHuawei() && !isAndroid() && !isIOS();
}
function disablePayment() {
return isIOS() || isAndroid() || !(isHuawei() || isWeb());
}
isDisablePayment1714028907 = disablePayment();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hide-payment\').forEach(element => {
if (!isDisablePayment1714028907) {
element.classList.remove(\'hide-payment\');
}
});
if (localStorage.getItem(\'redeem-trial\') !== \'tru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rial-plan-days\').classList.remove(\'d-none\');
}
if (typeof webkit !== \'undefined\' && webkit.messageHandlers.checkHideLoginPrompt) {
window.webkit.messageHandlers.checkHideLoginPrompt.postMessage();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ompt-login-wrapper-2-container\').classList.remove(\'invisible\');
}
})();
function hideLoginPrompt(hide) {
if (hi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ompt-login-wrapper-2-container\').classList.add(\'invisible\');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ompt-login-wrapper-2-container\').classList.remove(\'invisible\');
}
}
function subscribeArticlePrompt(plan) {
if (isDisablePayment1714028907 === true) {
subscribePage();
} else if ( isDisablePayment1714028907 === false) {
subscribePlan(plan);
}
}
特刊主编李立鹏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根据历史记载,早在19世纪适耕庄就已经有人居住,雪州警察总部在1879年的人口普查报告中显示,适耕庄已有29人口。


“这些人多数是从吉胆岛或五条港过来捕鱼的渔民,这些人来到后,就地搭房子住下,之后再有一些人过来开设咖啡店、杂货店等,逐渐形成一条小村落。”
当年的小村落也有一个别称“红毛港”,根据典故,此称呼来源是当时的潮州村民,见到一家“红毛人”(欧洲人)乘船到河口,把一只狗放入河中试探是否安全,而岸边见到的潮州人就高呼“红毛狗”,一传十,十传百,潮州话“红毛狗”与红毛港相似,久而久之成了如今“红毛港”的称呼。

除了红毛港的称呼,福建人也称呼为16支,指的就是从瓜雪到适耕庄距离16哩。
到1930年代陆续有福建人从丹绒加弄的巴东新村、瓜雪和班达马兰搬迁到红毛港经营生意,到了1940年代,更多华人到来经商,出现了饭店、杂货店、咖啡店、中药店等。
《适耕庄百年开埠历史文献特刊》为李立鹏及团队搜集史料纪录、老村民口述历史等资料,整理编撰而成。
音译马来地名 寓意适合耕种
李立鹏指出,“适耕庄”中文名的说法众说纷纭,为了厘清这名字的来源,适耕庄华团联谊会展开为期2年的文史资料调查,推敲出此名来源为双溪适经昌(Sungai Sekinchang)的音译而来。
他也是联谊会总秘书,他说,他们搜集数个流传至今有关适耕庄中文地名来源,并对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和考察。
“最终我们一致认同,适耕庄这名字是在1948年,由当时的社区领袖,谢锡温、陈升儒、林尚文、杨石基和谢荣轩等人,连同育群华小校长叶志谋依据马来地名翻译而成,适耕庄寓意适合耕种的村庄。”
另外,他指出,适耕庄鱼米之乡的雅号,则是来自于育群中学第二任校长王谦怡,分别在1962年及1964年,在《南洋商报》发表文章,以鱼米之乡形容适耕庄。
“从而这也成了适耕庄代名词。”
稻米产量最高地区
适耕庄被誉为鱼米之乡,根据农业部的2018年农产品统计数据,适耕庄是全国稻米产量最高的地区,每季每公顷产量为12吨。
而适耕庄开始种植水稻的历史,要追溯到1920年至1930年期间世界白米供应短缺危机,英殖民政府为了提高粮食产量,遂研究在我国开拓更多水稻种植区。

1935年殖民政府把丁宜河及安南河之间约2万公顷土地开辟乘稻田区,划分为7个区域,适耕庄则为其中之一。
适耕庄总面积为5100亩,殖民政府把这土地特别划为华人水稻种植区,并把这一区分割成16段地(1至16号地)。
殖民政府在1938年委任海南人陈升儒、福建人林荣檀、潮州人谢锡温、潮州人谢荣轩为村长,号召华人到适耕庄进行稻田开垦与耕种。
躲避日寇 华人迁来耕种
李立鹏指出,在日据时代,许多其他籍贯的华人为了逃避战乱来到适耕庄,从事耕种。
他说,当时有传闻指只要到适耕庄种植稻米,就不会遭到日军杀害,还可以获得3亩的土地。
“许多华人避难到适耕庄,我公公也是在那时期从马六甲到来。”
他指出,最初期开垦1号至4号地的农民,就是在田地旁搭建房屋住,以耕种稻米、种植水果及养鸡鸭为生。
“当年的1、2号地就是如今的C村,3、4号地就是如今B村位置,A村则是位于较晚开发的9-16号地中。”

马共因素 分成3新村
在1945年日军投降撤出马来亚后,英殖民政府重返马来亚,但后来因与马共反殖民主义的政见出现矛盾,进而引发冲突,最终在殖民政府在1948年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1948年马共进入适耕庄,并在一次冲突中,在1号地抢了英军枪支,引来英军反击,马共则躲入森林中,并向稻农收取“保护费”,不愿意救济者,还会面对被暗杀的风险。
一些村民在殖民政府协助下展开反共行动,也派发大量中英文反共传单给稻田的华裔,促农民不要救济马共。
1950年殖民政府推出“毕里斯计划”(Briggs Plan),1953年殖民政府在适耕庄设立3个集中营,并以保护名义,将华人安顿到3个集中营。

李立鹏指出,当时集中营围起铁蒺藜,出入都有军人看守,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外出耕种或采购日常用品。
“直到1958年马共威胁趋缓后,适耕庄宣布为白区,3个A、B、C集中营也拆除了围篱,演变为如今的A、B、C,3个新村。”
他说,当年村民为了庆祝获得解放,也在育群华小的草场举办庆典。

3村华人籍贯大不同
李立鹏指出,适耕庄9-16号地是由广西人所开发,而身处该处的A村,早年也是以广西人为主要人口,但如今很多广西后代已经离开,目前只剩20%左右。
“A村早年也是以种稻为主,但A村地势较高,难以聚水,不适合种植水稻,因此当年的村长黄生记以此为由申请改种蔬果,如水翁、芒果等,并一直延续至今。”
他指出,目前A村约160户居民,是3个新村中人口最少的。

另外,他说,适耕庄B村就是集中营时代的B营,位于4号地,是3个新村中最大,占地8亩,共457户人家。
他指出,早年B村是潮州人居多,因其所处的地段是由潮州人开发。
“但或许是潮州人不习惯种稻,在1950至1960代,客家人到来适耕庄时,很多潮州人就把稻田和房子卖给客家人。”
另外,李立鹏指出,适耕庄C村大部分人口为福建人,有小福建之称。
“C村有329户人家,其中65%人口是福建人。”

拿督公庙见证开埠史
目前位于热浪沙滩的拿督公庙,见证着红毛港发展为如今适耕庄的开埠历史。
李立鹏说,早在潮州人到来红毛港前,据闻已经有拿督公神龛,相信是更早期到来的华裔所设立。
“到来捕鱼的渔民都会到来膜拜,祈求风调雨顺。”
他说,过去多年因遭受风浪侵袭而进行迁移,1982年搬迁至热浪沙滩现址已经是第6次迁移。
目前的庙宇则是在2019年9月动土,在2023年1月29日落成及进殿,2024年1月30日由雪州行政议员暨适耕庄区州议员拿督黄瑞林主持开幕典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