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3日综合电)香港通过新法案,禁止使用保丽龙“聚苯乙烯”制产品,和一次性塑料餐具。根据新法律,不得出售或免费提供叉子、汤匙、吸管和盘子等一次性餐具给内用或外带顾客。香港环保署表示,该法规的目标是从源头减少塑料污染。
许多人热爱香港美食,随着大量的食客慕名而至,香港也生产和使用巨量的塑料和保丽龙原料“聚苯乙烯”。但自4月22日开始,新法律禁止销售和提供聚苯乙烯制品,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包括叉子、汤匙、吸管和盘子等。不过,仍允许提供塑料食品容器和杯子给外带者。
香港环保署向《美联社》表示,香港旨在从源头做起,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以减少污染。

新的法律提供餐厅业者六个月的缓冲期。预计明年实施的第二阶段将禁止使用所有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内用和外带的塑料容器。许多餐厅已经开始实施这项新措施。
香港知名自助餐“权发厨房”业主Kitty Chan表示,新规定代表他们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把塑料汤匙换成纸汤匙,对我们来说成本就增加了一倍。”站在顾客的立场,被要求自备容器和餐具也是很麻烦。权发厨房的顾客Darren Seng表示:“上班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我觉得自己带餐具很不太方便。”但也有人乐见这样的改变,香港居民Thomson Choi表示:“我认为这个新法律对环境更好,”。
绿色和平活动人士Leanne Tam希望新法律能够阻止一次性文化并推广可重复使用的产品,而不是“更环保”的一次性用品。据政府称,香港有3个垃圾掩埋场来处理废物,但预计这些掩埋场将在2026年左右填满。香港计划从8月1日起实施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向丢垃圾的人收取费用,但具体落实尚未确定。
台湾环境部2018年宣示减用4项一次性塑料用品,塑料吸管、饮料杯、购物袋及免洗餐具,逐步走向2030年全面禁用。近期表示不再特别对外主张2030年禁塑令,禁止使用塑料不再是唯一方向,结合绿色设计、资源循环,引导市场减塑,目标2030年减少13.8万吨新料。
文:台湾壹苹新闻网
图:福克斯新闻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