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1日综合电)世界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周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这套图集由中国国科研团队绘制,主要基于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比例尺为1:250万,内容可见月球表面陨石坑、有哪些岩石和矿产,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全月地质写真集”。
回顾世界“登陆月球”计划,最早是“ 苏联探月计划”,于1959年到1976年向月球发射探测器,美国太空总署执行的“阿波罗计划”,随着中国“嫦娥”探月活动,让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再次提升。
中国国科研团队绘制“世界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今天在北京发布亮相,目前国际上有美版“月球地质图”,中国科研团队为何绘制这套新的月球写真集?

“月球地质图是月壳表层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的综合表达,能够集中、直观地呈现人类对月球的观测、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忠介绍。
刘建忠说,国际长期使用“月球地质图”,来自美国阿波罗计划获取的数据和资料。随着当前国际月球探测研究的加速发展,月球地质图明显滞后。

“这些地质图中,精度较高的只有局部图,覆盖全月的只有1:500万的比例尺精度。”刘建忠说,这些月球地质图的绘制年代较早,没有更新人类近几十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
据了解,2012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提出开展新的月球地质图编研的设想。此后,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编研团队“十多年磨一剑”,绘制这套“月球写真集”。
报导称,编研团队创造性地建立“三宙六纪”的月球地质年代划分方案,以内、外动力地质演化为主线的月球构造和岩石类型分类体系,构建月球撞击盆地和盆地建造亚类的分类体系,搭建起月球地质图的“骨架”。

主要来自中国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的高精度,区分月海与非月海区域、识别撞击坑物质、分析盆地构造,比例尺为1:250万,精密度达到此前月球全月地质图的约2倍。
这套图集包含一幅月球全月地质图(主图)、一幅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一幅月球构造纲要图和30幅月球标准分幅地质图。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在主图上,可以看到全月1万2341个撞击坑、81个撞击盆地,辨别出17种岩石类型、14类构造。人类探测器着陆点、特殊高程点等一些特殊要素,在图集中也有显示。
文:台湾ETtoday新闻云
图: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