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16日综合电)根据台湾教育部统计,国小、国中、高中及大专校院的校园自杀通报件数,在近5年成长5至10倍,让人怵目惊心。
台湾教育部周一指出,学生会萌生自杀想法,多因忧郁症、家庭冲突、亲师沟通、课业压力及感情不顺等因素,教育部将推动辅导教师增补作业,以协助有需求的学生。
台湾中时报导,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15日召开《学生辅导法》修法公听会。全台教师工会总联合会副理事长何俊彦说,依教育部的校园自杀通报件数,国小、国中、高中及大专校院在106学年分别是114件、470件、626件、378件,至111学年则是1183件、4204件、2996、3280件,5年提高了5至10倍。尤其国小生通报件数达10倍,可谓怵目惊心。

教育部学务司长吴林辉指出,2019年《自杀防治法》实施后,学生只要有自杀的意念或行为,老师都要通报,造成通报件数大幅增加。同时,学生因为患有忧郁症、家庭冲突、亲师沟通出问题、课业压力及感情不顺等因素,也会萌生自杀想法。
何俊彦认为,现在学生长时间使用网络,若接触到各种社群媒体的不当资讯,在遇到网络诈骗或性剥削,又不知如何解决时,就会想不开,产生自杀倾向。
台湾中时报导,世新大学社会心理系副教授詹昭能说,学生想自杀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当他们觉得未来没有希望或彷徨无助,找不到别人帮忙,就会有自杀的想法。他提到,现在学生花非常多的时间使用网络及3C产品,与同侪却没有良好的互动,如果人格又不够成熟,在现实及网络上受挫,就会想不开。
家扶基金会社工处主任蔡雯瑾指出,根据他们调查,曾在一周内感到疲倦、心烦的7到18岁儿童及少年约2成感到想死,进一步调查孩子使用专业管道疏解心情的意愿,近4成愿寻求学校老师帮助、近2成愿找学校辅导室,显见儿童及青少年较愿意亲近学校辅导资源。
文/图:中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