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4日讯/独家报导)波德申发生食用青蚝中毒事件拉响警钟,海洋科学领域专家指出,有害藻类的激增不但会在公共健康方面带来不良影响,还会对水产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
马大海洋与地球科学研究所(IOES)林保澄副教授解释,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或悬浮于水中、肉眼不可见的微藻是海洋沿海生态系统中,营养阶层的基础生产者。
他说,就像其他陆地植物,浮游植物的生长取决于营养物质如氮(nitrogen)、磷(phosphorous)和微量营养素,和其他环境因素,包括辐照度(irradiance)、盐浓度和温度,而较高的水温将促进特定物种的生长。
相关新闻>>吃青蚝中毒案|禁令来了!波德申老港区 青蚝不准销售
“产生生物毒素的特定有害藻类在贝类养殖区域的激增,将导致贝类受到神经毒素的污染。”
“要是毒素含量超过安全限制,有关地区的贝类将不再安全食用。”
林保澄向《中国报》指出,有害藻类激增会导致海鲜,尤其是贝类中毒,不适宜食用。
“海水养殖区域的有害藻类大量繁殖,可能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并影响水产养殖业。”
“藻华事件也会影响发电厂冷却系统的运作。”
他提及,在1970年代,沙巴通报了我国首宗有害藻华(HAB)及贝类中毒事件;1991年马六甲Sebatu一个青蚝养殖区也通报了中毒事件。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membershipFn.push(function(privilege) { if (!privilege.includes(\"premium_ads_flow\")) { let 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subscibe-text-promo-in-article\'); element.classList.remove(\'d-none\'); element.classList.add(\'d-flex\'); } });
“有害藻华事件的发生,导致贝类中毒,并对海水养殖业构成威胁。”
较早前,波德申县卫生署接获波德申医院通知,接获8人疑食用青蚝集体中毒进院,其中2人送入加护病房。
森州渔业局已发出暂停令,禁止波德申老港区瑟卡旺河至丹绒直落的青蚝出产及销售。

挂“禁贝令”横幅警惕民众
林保澄劝告民众,停止从受影响地区购买和采集贝类,并呼吁地方当局在受影响地区挂上“禁贝令”横幅,警惕民众。
“遵守有关当局发出的建议。若出现任何中毒症状,如麻痹性贝类中毒的症状为舌头或嘴唇发麻,请立即就医。”
询及分辨受污染海鲜的方式,他说,无法通过肉眼区分,并呼吁食用受毒素污染贝类,如蛤蜊、蛳蚶和青蚝的人士,在出现中毒症状后,立即就医。
针对大马渔业局副总监旺慕哈末阿兹南早前指其他海洋生物如鱼、虾和蟹等不受有害藻类影响一说,林保澄指出,在包括藻毒素生产者在内的藻类大量繁殖区域,所有滤食性动物(filter feeder)都会受到影响,毒素会在它们的体内累积。
他提到,有关地区的鱼类和非滤食性动物一般来说,都不受这些贝类毒素生产者影响,可以安全食用。
不过,他也对有害藻类的多样性发出提醒,表明部分已知物种会导致贝类中毒,但对鱼类无害,有些物种可能会导致养殖场出现大量死亡事件,如鲈鱼和石斑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