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讯)由多个组织参与推动的全心求恕(#MZB365)运动,是动荡时期团结的标志,目的是推广爱、尊重和宽恕的价值。
民主与经济事务研究所(IDEAS)总执行长杨淑雯说,该运动源于多宗考验国内多元宗教和种族和谐的事件,人民必须努力维护和平和团结。
“我们彼此之间有着真诚的爱和尊重,而且我们是大多数,我们不该让少数边缘分子的声音告诉我们大马应该是什么样子。”
《星报》引述她说,任何关系内有纠纷是很正常,惟大马人必须接受会有不宽容的事并加以调解。
“继续与其他社群交朋友,我们要竭尽全力相互去接触对方。”
另外,安盛专案(Projek SAMA)成员范平东说,宽恕是最伟大的行为,不仅能治疗一段关系,甚至能拯救整个国家。
他在部落格文章中以卢旺达大屠杀30周年为例,称该事件源自殖民遗产加剧种族分裂所致,当仇恨和愤怒得不到当局的关注并被机会主义政客煽动时,就会引爆悲剧。
“许多人也许认为大马远远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但卢旺达30年前也是如此,直至时任总统坠机身亡才爆发。”
他赞同全心求恕运动,推广宽恕精神作为核心国家价值观,以对抗旨在分裂大马的挑衅性言论。
Projek 57发起人赛沙迪也说,和谐始于努力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敏感度。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membershipFn.push(function(privilege) { if (!privilege.includes(\"premium_ads_flow\")) { let 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subscibe-text-promo-in-article\'); element.classList.remove(\'d-none\'); element.classList.add(\'d-flex\'); } });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首先认为人们怀有良好的意图,而不是急于得出人们怀有恶意的结论。”
全心求恕运动是由几家媒体机构和公民组织于4月6日发起,陆续有多个公民组织参与其中,包括G25、隆雪华堂、大马旁遮普裔青年运动、马来西亚佛教弘法总会、清心社和大马伊斯兰革新组织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