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30日综合电)俄罗斯莫斯科克罗库斯音乐厅22日发生恐怖袭击,至今造成143人死亡。据报枪手在大屠杀前,曾服下能让精神亢奋的药物苯甲锡林(又称芬乙茶碱),令他们变成勇敢无畏的“杀人机器”。
英国《太阳报》、《镜报》报导,俄罗斯执法部门指出,日前在克罗库斯音乐厅血洗案中落网的4名疑犯,血液中都检出“精神活性药物”苯甲锡林。这是一种“化学勇气”,可以让服药的人无所畏惧,变成“杀人机器”,不停歇地屠杀目标。
这种药物最初由一家德国制药公司生产,用于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专注力失调或过度活跃症(ADHD)等疾病,沙地阿拉伯和其他波斯湾国家把它当作娱乐性药物。

这款药物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广泛使用,因此又有“圣战药丸”之称。去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据报一些哈马斯成员也被验出使用这种药物。尽管如此,俄罗斯总统普汀依旧坚持,音乐厅恐袭与交战国乌克兰有关。
早前疑犯被割耳、电击生殖器的画面在网上流传,他们到法庭提堂时也周身伤。俄罗斯问题专家霍尔表示,这是普汀向外界发出的讯息,警告人们冒犯他会有什么下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