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8日综合电)中国广西省柳州美食螺狮粉近年声名大噪,许多老饕都热爱其源自于酸笋的独特酸臭味。不过,螺狮粉的“臭”也是有讲究的,广西的螺狮粉制造商雇有专门的“闻臭师”,他们的年薪高达50万元人民币(约33万令吉),必须辨别哪种“臭”是优质的,哪种“臭”是劣质的,是螺狮粉口味的重要把关者。
《中国江苏网》报导,37岁的李任是螺蛳粉品牌“螺满地”的业务副总,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第二代“闻臭师”,负责酸笋等原料的采购与储存管理工作。

李任表示,他们除了透过传统的“闻、看、摸、尝”及经验来判断酸笋的品质,还会采样进行实验,透过检测酸笋纤维度、pH值、酸度、菌种、青皮比例等指标,更科学、规范地评判酸笋品质。
李任提到,酸笋的“臭”,其实是新鲜笋泡水,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产生的氨基酸物质释放出的醋酸味,即便同一批笋,腌制手法和储存方式的差异也会导致“臭”的段位不同。
李任指出,不合格的酸笋,笋体颜色偏暗、发黑,散发着一股恶臭、腐臭味;普通的酸笋,咬起来偏硬,纤维多、易塞牙,大多还带着一阵刺鼻的气味,闻着让人头晕;品质好的酸笋,笋体规则、色泽金黄、口感爽脆,带着沁人心脾、勾人魂魄的醋酸香气,“臭”得有分寸,闻一口就上头。
“螺满地”每年酸笋消耗量7000至8000吨,日出货量在4万至5万斤(2万至2.5万公斤),李任需要将酸笋的损坏率降到万分之一以下,才能稳定日常供给。他向所有供应商提的要求是,直接用山泉水或井水泡笋,不需要盐或任何添加剂,“这样才能保证原汁原味。”

不过,最令人好奇的还是闻臭师的待遇,李任透露,他们的年薪约为50万元人民币,这样的薪水的确让不少人都想来挑战,但是要保证8000吨酸笋的损坏率低于万分之一,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研制数据评定标准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减轻工作的压力,方便手艺传承。”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据柳州市商务局数据,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501.6亿元人民币(约328亿2840万令吉),其中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51.97亿元(约99亿4365万令吉),同比增长38.23%;年寄递量突破1亿件,成为广西首个年寄递量过亿的单类产品。
文:台湾ETtoday新闻云
图:中国江苏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