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亚17日综合电)巴西虫媒病毒监测小组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5日,今年巴西各地登记的骨痛热症(登革热)感染人数为168万4781人,而去年全年的感染人数为165万8814人。巴西卫生部称,与近几十年相比,今年的骨痛热症感染情况出现异常。根据该部门预测,2024年的感染者人数将会达到2023年的两倍。
据秘鲁卫生部国家流行病预防和疾病控制中心1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第10个流行病学周,该国已累计报告骨痛热症病例6万1736例,死亡病例70例。第10个流行病学周新增感染病例1万5214例,是今年以来报告病例数量最多的一周。
据厄瓜多尔媒体报道,厄瓜多尔公共卫生部当地时间周六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当天,2024年厄瓜多尔全国共登记11492例骨痛热症病例,已有15例骨痛热症死亡病例,其中9名为儿童。
当地时间3月15日,巴拉圭卫生部发布报告称,从去年9月至今,该国累计确诊骨痛热症病例3万4468例,死亡病例数已增至65例。根据最新报告,住院病例中有26%为儿童,受影响最严重的年龄段为5至9岁,其次是10至14岁。

据阿根廷卫生部当地时间3月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以来,阿根廷登记的骨痛热症病例已经超过7.8万例。阿根廷卫生部表示,该国骨痛热症感染尚未达到高峰,预计未来几周确诊病例将持续增加,国家将面临巨大的防控压力。
★什么是骨痛热症?
骨痛热症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多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
骨痛热症如何传播?
★骨痛热症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骨痛热症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可以快速传播扩散。
★骨痛热症有什么症状?
骨痛热症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除了以上症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候还可能出现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目前骨痛热症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骨痛热症。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如何预防骨痛热症?
目前,骨痛热症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是应对骨痛热症的主要措施。
在骨痛热症流行地区活动时,应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前往阴暗潮湿处,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
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骨痛热症流行区旅行史;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骨痛热症防治要求;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
文:凤凰新闻
图:欧新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