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6日综合电)中国央视年度“3.15”晚会揭露多起食安及消费者权益问题,其中包括一瓶5万多元人民币(3.2万令吉)号称能回春的听花酒,所谓高科技竟只是薄荷提取物;预制菜梅菜扣肉用的竟是廉价劣质淋巴肉等。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照例举办“3.15”晚会揭发消费陷阱,今年晚会揭发主板机黑灰产业链、不防火的防火玻璃、灭不了火的灭火器、梅菜扣肉原料是劣质槽头肉、卖5万多元的听花酒、婚恋平台利用焦虑收割消费者、令人不安的宝马传动轴异响等。

其中引来热议的听花酒,据央视报导,记者探访发现,听花酒标准装售价5860元,精品装售价达5万8600元,昂贵价格令人吃惊;店内广告称这款酒具提升免疫力、保障男性勃起功能等功效,其总部及店内人员并称听花酒的健康性有国际专利,其中的凉味剂就是常见薄荷提取物。
而在安徽省阜阳市,央视记者接到举报称,当地有个别企业用未经严格处理且批发价一斤仅3元的槽头肉(淋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并直击了厨先生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将加工好的槽头肉切片并装碗封装。
上述被揭露情况都在晚会后连夜获得了回响。上交所向听花酒所属企业青海春天发出监管函,听花酒产品在多个电商平台已被下架;厨先生生产的郜小厨梅菜扣肉已被下架,当地查封了厨先生并由警方传唤其法人代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