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5日综合电)近期有不少香港居民为省钱,在周末转移阵地,到物价相对较低的深圳消费。不过港人北上深圳的趋势,可能严重打击港府为刺激在港消费所做的努力,影响香港经济发展。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官网统计,3月8至9日正值周五、六,经罗湖、落马洲支线和深圳湾口岸等主要通道离境的香港居民多达约39万人。

香港与中国大陆间的关卡重新开放,再加上连结两地的高铁带来便利性,让不少难以负荷香港物价的当地居民,开始选择在周末北上深圳,享受相对低价的服务及消费,甚至有深圳旅行团推出“美式商场一日游”,吸引不少港人北上。
住在屯门的张小姐表示,住处离连接香港跟深圳间的深圳湾口岸不远,平均一个月会北上至少2、3次。对张小姐而言,到深圳吃一顿晚餐,比到车程至少要1小时的旺角、尖沙咀等香港闹区更方便划算。

物价便宜服务好
她提及在深圳餐厅等待用餐期间,等候区会安排座位,提供小点心安抚顾客。但香港大多数餐厅要站着等候,两地服务业差距愈来愈大。
除了服务有别,张小姐还感受到深圳的消费物价远比香港便宜。到深饮茶只需一半的费用,且深圳的桌球室场地费,也只要香港1/5至1/4的价钱。
居住在香港新界的黄先生常于周末到深圳咖啡厅看书。他表示,深圳读书气氛比香港好,且书籍种类较多,空间较宽阔,书店通常设有咖啡厅,让他能边读书边享用饮品。但香港租金昂贵,因此商店普遍存在空间不足的问题,或是会限制用餐时间。
香港与中国大陆间的高铁系统发展渐趋完善,也吸引不少港人到大陆其他地区消费,比如福建、江西、湖南等地。黄先生表示,过去到广州或潮州,需要搭几个小时旅游巴士,一个周末根本不够。现在高铁通车,可以随时从香港出游。
但港人北上消费趋势,可能会影响香港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刺激香港在地消费,港府陆续推出多项政策,包括在全香港18区不定期举办“18区日夜都缤纷”活动,以及去年9月开始的“香港夜缤纷”,推动在知名景点、庙街增设夜市,的确吸引不少本地及外地游客到访,但香港政府尚未发布这类政策的相关成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