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3日综合电)中国自2021年实施“双减”政策打击补教业,当时才艺班并非监管对象,持续发展。但今年因不少公司裁员影响到家庭生计,因而有父母选择取消孩童才艺班以节省支出,重创才艺班产业。
2021年中国实施“双减”政策,限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补习时间,同时要求补教业(中国称教培业)部分业务要转型为非营利,对业者冲击巨大,当时部分补教机构转型成才艺班模式继续生存,但此次却仍受经济冲击。
中国因房地产危机、年初股市暴跌,再加上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紧张,使不少公司业务量下降,中国不少双薪家庭面临失业困境,开始减少孩童于才艺班的开销。
一名近期遭网络公司解雇的张小姐表示,虽然有点积蓄,但不认为能在短期内找到同等薪水的工作,再加上每月要支付3万元人民币(约1万9547令吉)的房贷,因此必须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包括取消儿子最喜欢的足球班。

有部分家长还是坚持让孩子学习才艺,不过大多数家长不愿意提前支付整套课程的费用,除了担心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害怕许多学校已破产。这一转变,使得足球、游泳、钢琴和舞蹈等活动的课后班及学校,只能缩小规模营运,或是关闭。
在北京开办钢琴课程6年的刘姓老师说,2018年他曾聘请2名全职教师及2名兼职教师,为70名学生授课。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经济持续不振,学生人数不到一半,只能更换到小场地并聘请2名兼职老师授课。现在,他不得不接受家长一次付1节课的钱,每节课约为300至350元(约196至228令吉)。
为因应不少私人课后班关闭,中国部分地区的学校被勒令延长开放时间,虽然没有正式课程,但孩子可在学校做家庭作业。不过这项作法,使目前还在营运的课后才艺班,生意变得更加惨淡。
北京一家游泳才艺班的何教练表示,以前学生大多在下午3时30分放学,现在很多学生要在学校待到下午5时30分,几乎没时间上体育课或艺术课。目前他所在的机构每月都亏损将近20万元(约13万令吉)。
中国教育部并未针对上述体育和音乐才艺班遭到冲击一事,回应媒体询问。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文:台湾壹苹新闻网
图:新华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