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14日综合电)中国电商全球速卖通、Temu等平台在韩国大举扩张,凭藉低价策略抢攻市场,对当地市场造成威胁。学者指其商业模式对当地企业不公,Temu对韩企尤具杀伤力,但难以监管;而阿里巴巴未来2到3年内恐成韩国主要零售商。
中国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拼多多旗下的Temu等电商平台大举进入韩国,根据韩国手机应用和零售分析服务商WISEAPP.RETAIL.GOODS的最新数据,上个月速卖通、Temu和Shein的APP用户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速卖通达到818万人,猛增130%;速卖通和Temu也分别占据综合购物APP榜单的第2和第4名。

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工商管理系教授徐镛求表示,Temu的商业模式对韩国企业尤其具有杀伤力,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形成了一个“不公平的竞技场”。Temu利用韩国150美元(约202令吉)以下无须缴纳关税的规定,以低廉价格从中国将商品出货到韩国,规避关税、进口认证、进口企业注册等成本。
徐镛求指出,这种模式对韩国企业非常不公平,未来韩国中小进口企业会大量倒闭。
但徐镛求认为,要加强贸易监管并非易事,韩国总统尹锡悦政府倾向自由贸易,且中国电商符合150美元以下包裹跨境免关税的规定,以自由贸易国家来说很难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中国电商将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阿里或在未来2到3年内成为韩国主要零售商”。
不过在大举扩张的同时,中国电商频频被指售后服务差、个资保护不到位。韩国消费者院2023年受理673起速卖通消费者的损害谘询,韩国消费者联盟则收到475起诉卖通消费者投诉,并提出107起调解要求,多达60起未得到速卖通回应。韩国公正交易委员会已对速卖通进行调查。
韩国个人资讯保护委员会上周也宣布,正对韩国用户较多的海外直购平台针对个资收集与处理情况进行调查,韩国国会有意见担忧,速卖通可能将消费者个资转移至中国,但无法确定对这些资讯的处理情况。
文:台湾壹苹新闻网
图:示意图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文章评论